上周,国际油价连续3天大幅上涨,呈现出先跌后升的趋势。截至上周五,NYMEXWTI5月主要合约收于每桶106.54美元,周涨幅近10%;ice布伦特原油6月份主要合约收于111.66美元/桶,周涨幅超过10%。国内主要的上海原油2205合约收于690元/桶,周涨幅近12%。
“上周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有市场消息称,欧盟打算对俄罗斯实施分阶段的石油禁令。欧盟正式通过了对俄罗斯的第五轮制裁,禁止从俄罗斯进口煤炭,并禁止大部分俄罗斯卡车和船舶进入欧盟。俄罗斯的这一轮石油禁运提议最早将在法国最后一轮选举后的4月24日进行谈判。如果欧盟能够克服内部分歧,最终实施石油禁令,将对全球原油供应产生巨大影响。”光大原油燃料油期货研究员杜丙勤表示。
申银万国期货原油分析师董超告诉记者,上周原油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是市场消化了此前美国和经合组织国家释放大量储备的消息。回到之前的100-120美元/桶的区间。此外,欧佩克3月份的原油产量数据并不令人满意,仅比2月份多5.7万桶,而欧佩克需要根据之前的协议将产量增加25万桶/天。与此同时,欧佩克3月份的实际产量比目标产量低80万桶/天,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加起来比目标产量低64万桶/天。考虑到两国目前的情况,短期内很难有效增加产量。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油价上周大幅反弹。
目前主导原油价格涨跌的因素是什么?
董超认为,目前主导油价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俄乌冲突和欧洲的态度。俄罗斯和乌克兰目前处于聊天状态,这种状态的转变本身就会引起油价的波动。此外,欧洲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目前,德国一直坚持认为俄罗斯是欧洲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不能“一刀切”地切断俄罗斯的供应。在那之后,我们需要关注欧洲是否能通过对俄罗斯的原油禁令。其次是石油生产国和石油消费国之间的博弈。
现在原油更像是回合制游戏。棋手在各自的回合中走棋。消费国的策略是持续释放大量储备,而产油国则严格控制产量。到目前为止,欧佩克国家很好地顶住了压力。第三是一些可能打破平衡的潜在因素。目前,石油价格处于供需紧张的状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油价将大幅波动。例如,也门对沙特阿拉伯的空袭和利比亚石油设备的老化将被放大。
“目前地缘政治因素带来的供应损失风险仍占据油价波动的主导地位。”杜冰沁说,本月全球三大机构月报再度下调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EIA、IEA和OPEC分别下调81万桶/日、26万桶/日和10万桶/日,市场对需求的损失基本达成一致,但对供应方面的损失仍存分歧。IEA预计4月和5月俄罗斯供应损失分别为150万桶/日和300万桶/日,而OPEC+3月产量增幅继续不及预期,且仍坚持谨慎增产计划,叠加全球原油库存处于多年低位,原油市场供应短缺给价格带来的影响仍难以完全消退。
本周,市场需要关注什么?
“市场关注的焦点仍在对俄罗斯供应损失的重新评估。”杜冰沁说,由俄乌局势进一步引发的制裁仍在升级,此前由于一些成员国高度依赖俄罗斯供应,因此欧盟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一直未能实施。如若欧盟能克服内部分歧最终实施石油禁令,期货行情将对全球原油供应再度形成巨大冲击。在当前能源制裁或将加码的背景下,预计原油价格整体维持高位宽幅振荡状态。
董超告诉记者,经过一周的反弹后,油价进入了相对较为平衡的区间,虽然仍存在上涨动力,但已经开始衰竭。后期关注4月24日法国大选和之后的欧盟会谈情况,相比现任总统马克龙,另一位候选人勒庞在俄乌问题上更偏向俄罗斯,其并不倾向对俄的能源制裁。
已是最后文章